一、核心檢測項目分類
-
成分分析
- 膽紅素及衍生物:牛黃、狗寶、馬寶等結石類藥材的核心活性成分,需定量檢測總膽紅素、結合膽紅素含量。
- 膽固醇及脂肪酸:分析膽固醇比例及脂肪酸組成,用于判斷結石形成階段及品質。
- 微量元素:檢測鈣、鐵、鋅、硒等必需元素,評估營養價值。
- 蛋白質與氨基酸:分析蛋白質含量及氨基酸組成,輔助鑒別天然結石與人工仿制品。
-
真偽鑒別
- 顯微結構觀察:通過電鏡或光學顯微鏡觀察結石的層狀結構、晶體排列等天然特征。
- 紅外光譜(FTIR):比對特征吸收峰,識別是否摻雜淀粉、樹脂等偽造成分。
- DNA溯源檢測:采用PCR技術鑒定動物來源(如牛、狗、羊等),防止物種混淆。
- 同位素比值分析:通過碳、氮同位素差異區分野生與養殖動物來源。
-
安全性檢測
- 重金屬殘留:鉛、鎘、汞、砷等有毒元素檢測(如牛黃易富集重金屬)。
- 微生物污染:沙門氏菌、大腸桿菌、霉菌等致病菌限量檢測。
- 農藥/獸藥殘留:有機磷、四環素類等養殖過程中可能使用的藥物殘留分析。
- 生物毒素篩查:黃曲霉毒素、河豚毒素(魚寶需重點關注)等風險物質檢測。
-
功能性指標
- 抗氧化活性:DPPH自由基清除率、總抗氧化能力評價(與藥用價值相關)。
- 藥效成分溶出度:模擬體內環境檢測有效成分的釋放速率。
二、特殊針對性檢測
- 牛黃:重點檢測膽酸、去氧膽酸含量(中國藥典標準:膽酸≥4.0%)。
- 狗寶/馬寶:增加碳酸鹽結晶形態分析,區分胃結石與膽結石。
- 猴棗:靈長類動物結石需檢測靈長類特異性蛋白標記物。
- 魚寶:需進行海洋生物毒素(如雪卡毒素)專項篩查。
- 豬砂:重點關注β-谷甾醇含量及纖維結構特征。
三、檢測技術手段
- 液相色譜(HPLC/UPLC):定量分析膽紅素、膽固醇等成分。
- 質譜聯用(GC-MS/LC-MS):精準鑒定復雜有機物及痕量污染物。
- 原子吸收光譜(AAS):測定重金屬元素含量。
- 分子生物學技術:DNA條形碼技術確保物種來源真實性。
四、行業標準與法規依據
- 中國藥典(2020年版):對牛黃、人工牛黃等有明確檢測標準。
- GB 2762-201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:限定重金屬及污染物限量。
- 農業農村部公告:動物源性藥材中獸藥殘留限量要求。
五、檢測意義與建議
- 品質控制:確保藥材符合藥用或保健用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。
- 打假維權:通過成分差異識別人工合成品或低劣替代品。
- 科研支持:為珍稀動物結石的替代品開發提供數據支持。
- 國際合規:滿足出口至歐美等地的植物藥/動物藥監管要求。
建議委托具備CMA/CNAS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,結合具體用途(藥用、收藏、科研)選擇檢測套餐,確保結果權威可靠。
以上檢測體系可系統評估動物結石類藥材的綜合品質,為臨床應用、市場流通及科研提供科學依據。
CMA認證
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
證書編號:241520345370
有效期至:2030年4月15日
CNAS認可
實驗室認可證書
證書編號:CNAS L22006
有效期至:2030年12月1日
ISO認證
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
證書編號:ISO9001-2024001
有效期至:2027年12月31日